最新新闻
联系我们
电 话:0769 82314221
传 真:0769 23360285
邮 箱:9ijfdlk@163.com
地 址:东莞市 常平镇桥沥北门工业区
137com辉煌手机版
当前位置: > 137com辉煌手机版 > >WTT布达佩斯球星寻事赛落幕光芒战绩下女乒现出两大隐忧
历经7天的激烈角逐,WTT布达佩斯球星挑战赛已经落下了帷幕。国乒的战果依然那么的优异,全部赛事共设置了5个比赛项目,国乒王楚钦/王曼昱获得了混双冠军、王楚钦、王艺迪分别获别得了男、女单打的冠军,孙颖莎/王曼昱获得了女双冠军,男双冠军由韩乒获得。国乒的辉煌战绩下,女乒却显现出了不可掩饰的两大隐忧,不能不引起高度重视。
目前的中国女乒,因为朱雨玲的疾病基本上退出了女乒核心主力层,老将刘诗雯接近退役也已经淡出了主力层,陈幸同由于战绩的托累又降到了边缘主力,因此女乒核心主力仅剩陈梦、孙颖莎、王曼昱、王艺迪4杂金花。
此次WTT布达佩斯球星挑战赛,首轮轮空的奥运冠军陈梦在正赛第二轮右肩突发急症,无奈之下退出了比赛。世乒赛冠军王曼昱,在出发前已爆出肩伤,在布达佩斯挑战赛中膝部又受伤严重,忍痛吃止痛药和扎针灸顽强地完成了狙击伊藤美诚的重任,杀进半决赛后也宣布退出了比赛。
一个奥运女单冠军,一个世乒赛女单冠军,女乒4大核心主力中最重头衔的两大核心主力,都在伤病困扰下相继退出中了比赛。一个中级别的国际赛,折损女乒半数的核心主力大将,让人感到此役中国女乒有些得不偿失。
如果有人真的这么想,那真就错了。过去男女乒都设置6个核心主力,这个设计是科学合理的。国际比较重要的比赛,对参赛队员的人数有限制也有要求。比如奥运会设定参赛人数是男女各3人,其中有单打、团体和混双,必定有人要有兼项;团体赛中又要有双打和单打,须由3名队员来完成。单项世乒赛正式参赛队员是5人,项目有单打、双打和混双,也需要有人打兼项。团体世乒赛,参赛队员5人,也有单打和双打,也需要至少有3名主力队员完成战斗。
目前女乒4大核心主力,陈梦、王曼昱都有较严重的伤病困扰,在平时的国际比赛中有孙颖莎、王艺迪是可以保证冠军不丢失。但如果在重要的国际比赛时发生这种情况就很难说了。例如下半年的团体世乒赛,至少要保证女乒4大核心主力有3人,要有强健的体质体能做保障。
国乒队内竞争过于激烈,奋勇争先不甘落后是好事。同时它也是一把双刃剑,高烈度的强训是造成伤病的主要根源。国乒如何在保证队员的先进技术和竞争力的同时,把训练安排得更科学合理,要引起乒协和教练组的高度重视,以免伤病的情况太多的发生。同时,也是延长优秀运动员的运动寿命周期所需要的。
二、女乒第二大隐忧: 阶梯后备力量成长缓慢,仍然看不到可以补充到主力层的新人涌现出来。
进入2021年下半年以后,国乒加大了培养年轻队员成长的力度,频繁派年轻队员参加国际比赛,目的性十分鲜明。
虽然国乒向年轻小将们倾斜了很多的资源,但年轻小将们在没有外协优秀运动员参赛的低级别比赛中成绩尚可,一旦年轻小将遇上中外的优秀一流选手就纷纷被淘汰,这说明年轻队员的综合能力,都没有升华到世界一流的门槛之内。
例如本次布达佩斯明星挑战赛,女乒年轻队员们表现就不怎么样。蒯曼、刘炜珊在第一轮被淘汰,范思琦在第二轮被淘汰,这3名年轻小将在同年龄段中算是优秀的,在中等级别的国际比赛中连8强都进不去,这样的综合能力是难以晋升主力层的。
其实年轻队员成长速度慢,暂时无人能达到主力队员的能力要求,与上边第一个问题是密切相连的。
如果年轻队员成长速度快,有新人补充到主力层,主力队员人数多了,发生个别队员有伤病也就无忧了。
年轻队员综合能力达不到主力水准,现4个核心主力有两人有伤病,这才是问题严重性的所在。目前的解决办法,只有是4核心主力+陈幸同+刘诗雯,再回到2021年时的主力配置的情形中去。理由是: 陈幸同、刘诗雯现在的综合能力,还是高出年轻小将们很多。
如何让年轻小将们提升成长的速度,也是应当引起乒协和教练组高度重视的问题。如何让年轻队员的技术实力变成综合能力,变成真正的比赛战斗力,需要反思、总结、课题研究。
WTT布达佩斯球星挑战赛烽烟未散,冠军大赛又已擂响了战鼓。球星挑战赛国乒战绩辉煌,喜悦之余不要忽略了女乒的二大隐忧。4大核心两人有伤,年轻小将成长慢顶不上来,如何更科学合理地训练?乒协需要很好地反思和总结研究。外协的进步速度很快,不要轻视日本女乒的卷土重来,保护好现在的核心主力,加速年轻小将的成长成熟,国乒任重道远。